最新资讯

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

红鹰工作手机 > 行业动态 > 小怪兽又把魔爪伸向了微商大军
小怪兽又把魔爪伸向了微商大军

  了解详情了解详情  

编辑 : 红鹰工作手机 时间 : 2019-04-24 11:03 浏览量 : 104

 滴,小怪兽来迟啦。前几天电量不足,没来跟大家见面。但今天,我可是活力满满的小怪兽喔,快快接收干货吧!

 

社交电商方面,我们讨论了三个案例,分别是微商,网红电商和连咖啡,接下来跟小怪兽一起看看朋友们的看法吧!

 

 

【热点讨论】

 

 

 

01、微商是不是社交电商呢?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文森特

 

初期的微商称不上社交电商,充其量就是一个推销员,把自己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服务,通过朋友圈做粗暴直接的展示。


这个阶段,微商朋友们从来没有考虑朋友圈观感,也没有营销意识,就是粗糙的刷屏,这其中不乏好的产品,但也很快消耗了自己在朋友圈的好印象。


中期,先期赛马跑出的一批微商开始组织化,社群化并进行相对系统性的培训,像极了初期淘宝讲师传帮带的路线,微商开始团队建制管理发展。


后期,微商开始讲究内容,人设,场景以及情感,经过一批洗礼以后,高级微商团队逐步采取代理制,卖货是其次,加盟代理才是目的,做零售的基本都是小咖。


在我个人眼里,微商朋友如果把自己的人设变成:我是卖什么的,我卖这些得到了什么,一昧的炫耀浮夸充斥在你朋友圈,你做不大并且会被拉黑屏蔽。


如果你的人设在我眼里是:某个领域的kol,从你的每篇推文让我能学到经验,哪怕我不是你的目标客户,我都会留着你,因为你在我心里变成了有朝一日我可能会和你有交集的朋友,而我有这刻想法的时候,其实已经变成了你的潜在客户。


现在微商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,粉丝不求多,求的是转化和复购!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Viltis

 

 

 

说到微商,靠前印象是朋友圈刷屏的广告,烦不胜烦,但是事物真的是发展变化的,现在的微商可是说是全面开花的电商团队了。


引流以前他们是简单粗暴的微信附近的人啊,线下发传单啊,线上传销式拉熟人啊什么的,但是现在他们进化了,利用快手、抖音、微博、论坛、喜马拉雅这些SNS渠道,还有的更是直接投公号推广,超壕。


而且就像文森特说的,他们也开始讲究营销套路了,开始卖人设、追热点,简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。


较重要的是真的已经是专业化了,我曾经供职过的一家公司就有专门的微商事业部,有的品牌方甚至会专门研发适合微商渠道销售的产品,比如护肤品类的,通常是包装会换一换的。


所以真的,我觉得社交、内容这些Title都是浮云,全都是电商,本质都是产品流量转化,手段套路都是一样一样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叶伟华

 

其实我也很想知道社交电商与微商的区别,我卖茶叶肯定是先卖给朋友圈里的人,他们会是靠前批种子用户。


但我确实很反感微商,不久前一个朋友转做微商被我屏蔽朋友圈了。原来我也想用微商的方式去卖茶叶,现在看来行不通,我自己都烦。


但是社交电商与微商的区别是什么呢,微商真的有人去他们那买东西吗,我用小程序怎么做一个社交电商?有人解答一下就好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莊 Mo

 

 

平时拍点视频传网上,告诉人家怎么喝茶,怎么选茶,怎么泡茶。

 

 

 

  

@小马甲

 

 

我就是卖衣服的小微商,买不起玛莎拉蒂。做微商,除了真诚还是真诚!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anita

 

 

一个从国外学成回来的纹绣师,自己也是美妆达人,所以个人形象非常好。起初她是通过给熟人做纹绣,因为技术好,每次成品返图会让客户发朋友圈帮忙扩散,口碑做起来了,客源就越来越多。


现在她全国各地跑,基本都是网红找她,一个月小几万。但她依然只能算是微商,不是社交电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02、网红电商和自媒体卖货是社交电商吗?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下午5点划水的Viltis

 

 

说到底本质都是电商,但是我自己思索了下,在产品流量转化这三点之外,应该还得加上个品牌。


社交电商是以品牌→流量→产品→转化这个自上而下的驱动路径在走的。这是符合如今互联网时代特征的,较简洁高效可复制的路径。


因为信息大爆炸,得先获得注意力,进而完成心智占领,也就是网红和Kol所谓的圈粉过程,来获得流量。


这个路径较大的优点是流程较快、成本较低、可操作性强、流量精准集中。


但是这个路径有个隐患,就是“品牌”不能崩,或者说换句话说,不能崩人设,不然十分尴尬。


当然,有操作得好的,可以运作成一次品牌转型啊升级啊,或者说,洗粉的过程。


比如张大奕这类网红,卖衣服可以,卖化妆品也成,但是卖书是不是就感觉有点微妙?并没有说不能卖书,只是说效果肯定没卖衣服和化妆品好。


还有个例子是董明珠女士,她卖空调一类的家电,很好很有说服力,卖手机这种数码产品,就……感觉怪怪的,实际上格力手机的销量,你们也知道的。


啰嗦了好多囧,传统一点的路径是产品→流量→转化→品牌,就不展开讲啦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JustVency

 

 

我这次分享 kol 和达人,kol是意见领袖,特指在某一领域有独特见解和极具影响力的人格形象,自带光环,具有一定影响力,公信力,权威性,可以是组织形态,也可以是个体;达人则更多是对某一领域特别专精,经验丰富的草根自然人。


两者的共同点是:每一次观点呈现都有粉丝簇拥和认同,不同点就在于kol的权威性更强,任何领域的头部都算。达人则更接地气,更具有普适性。


回到网红,题目中提到的张大奕,算是个人衣品风格明显的穿衣达人,类似的如周扬青,雪梨,都是草根出身,但颜值佳,衣品好,通过互联网的快速流转,很快簇拥了一批粉丝,完成了粉丝变现。


在数码摄影,美食吃货,家装设计,厨艺料理等方方面面,那些沉浸其中的老玩家,某种程度上都可算是达人,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分享,都能给到刚好有需要的你参考和借鉴。


比如淘宝上买东西,淘攻略里的图文视频,全部都是各领域达人做的,评测,安利,种草,你只是想了解一下,或者是需要一个更懂的的人给你一些参考建议,就被不断的刺激你的购物欲望。


自媒体卖货也一样,属于kol,玩的也是粉丝经济。比如差评的黑店,科技自媒体,卖点黑科技的商品。


综上所述,kol和达人带货的商品,你会下单还是看重他们给到的内容品质能给你购买做借鉴和参考,而并不是基于情感关系来做消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03、连咖啡是如何玩转社交电商的?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anita

 

妈耶,连咖啡的咖啡屋玩法很惊艳啊,估计内测了好一阵。游戏养成+任务体系+分销,直接把虚拟养成跟实际消费结合了。


小店做任务可提升网红指数,更是可以提高小程序一直以来的留存问题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

@康康先森

 

Luckin走线下疯狂开店,连咖啡走线上虚拟开店,利用社交关系链,发行折扣券。

 

 

 

  

@考拉

在没有小程序之前,连咖啡通过公众号也玩的很6。现在团队all in小程序,推出个人咖啡馆,虽是裂变,但一点儿也不令人反感,简直行业标杆了。

 

 

 

  

@Vincent

 

杭州还没开通服务,不过体验了小程序和公众号,觉得运营做得真心不错:邀请返利,一元拼团,口袋咖啡馆(分销)。

然后上网查了些报道:四个异军突起的特点:一是主动拥抱品质消费,连咖啡一开始就是做星巴克代购和外卖起家的。


但从确定发展自有产品那天起,连咖啡就把“打造足以匹敌星巴克“的高品质标准化饮品为目标。


二是独创包装,在产品细节上,连咖啡原创的“翻杯不撒”杯型和精致的包装,也提升了顾客的消费体验。


三是产品的高速迭代,连咖啡十分在意产品的原创能力,2017年连咖啡发布各式咖啡饮品30款,不断的产品迭代一来培养消费者更好的品牌认知,二来为老顾客带来新鲜感,保证市场渗透率。


自创业初期从为星巴克、COSTA配送咖啡切入餐饮,在产业上游积累了大量用户及数据资源。


2015年底,开始脱离单纯的外送服务,将经营重点转向自创品牌Coffee Box,在这期间,从跑腿送货,转向产业链上游。


将咖啡消费路径“人找咖啡”重构为“咖啡找人”,针对“不需要店面体验的客群”,客户通过公众号在线下单,附近的Coffee Box“咖啡车间”,30分钟内即可送到客户手上。


四是我发现在服务范围查询里面,如果你所在地域没有开通,可以一键召唤!这对于门店选址有极大参考意义呀!

 

no cache
Processed in 2.060325 Second.